WFU

2022年2月25日 星期五

可以治療,但不用治療?攝護腺癌的另一種選擇





「今天又要開獎了對吧?」方老闆笑嘻嘻的對我說。但如果仔細看,方老闆雙手握著膝蓋,有些泛白的指節還是透露出緊張的氣息。

我點開電腦螢幕「這次的指數,恩,我瞧瞧,是 0.04。早知道就跟你賭一把了。」

「一樣半年後見?」「一樣什麼藥都不吃?」

「嘿嘿嘿嘿嘿....」我和方老闆相視而笑。如果不知情,沒有人看的出來,方老闆是攝護腺癌的病患。

更特別的是,從兩年前被診斷攝護腺癌,至今,方老闆除了每半年來找我報到一次,沒有做任何治療。而現代的醫療研究指出,方老闆無論是壽命或生活品質,其實都不會輸給接受治療的病人。


攝護腺癌,很多種


方老闆憑什麼不治療,原因在於,雖然被確診有攝護腺癌,但攝護腺癌其實有百百種,方老闆身上的,剛好屬於「低度惡性」的一群。

舉個例子,假設社區裡面來了個新住客,聽說有黑道背景。這下糟了。

要評估他危不危險,大家可能會做一份清單:有沒有犯罪前科、有沒有持槍、有沒有吸毒、身上有沒有很多傷疤... 等等等。如果其中任何一項有,鄰居們心中就會響起警訊。

相反的,如果清單上的危險因子通通都沒有,這個人可能就會被歸類為「相對沒有危險」。




攝護腺癌也有一份自己的評估清單:腫瘤的深度、位置、有沒有轉移、攝護腺指數的高低、切片的結果...等等等。

兩年前,方老闆被確診了攝護腺癌,如喪考妣的他,卻發現一套清單 check  下來,這個癌細胞被大筆一揮,歸入「低度惡性」的一群。

「你這輩子要死於攝護腺癌,恐怕很困難喔。」兩年前,我看著方老闆的檢查報告,開玩笑似的跟他說。

「你的意思是... 不開刀、不治療也沒有關係嗎?」

「如果他一直這麼乖的話。」我正色道。

「低度惡性的攝護腺癌,如果一直乖乖地維持它的『低度惡性』,確實,你可以不開刀、不打針、不吃藥、不治療。」

「不過為了確保他一直維持『低度惡性』,你不可以不追蹤。」


積極追蹤策略 Active Surveillance


一直以來,我們一直聞癌症色變,在過去,早期發現癌症,幾乎下一步就是早期接受治療

以攝護腺癌為例,「早期治療」通常是指手術,或者放射治療。這兩種治療都有機會把癌細胞從身上根除,也一直以來受到泌尿科醫師的青睞。

但隨著我們對攝護腺癌的認識越來越深,我們發現,攝護腺癌其實有很多種,不是每一種都苦大仇深,容易致命。低度惡性的攝護腺癌有可能一輩子低調,不長大、不轉移、不傷身體。

花費諾大心力去把他幹掉,有可能是得不償失的。

遲早有一天,方老闆可能因為心臟病、可能因為中風、可能因為只是老到不能再老,而離開人世。但只要低度惡性的攝護腺癌沒有變壞,方老闆一輩子,都不需要承受「接受治療」所帶來的副作用。

畢竟無論是手術或放射治療,都是有代價的。

取而代之,雖然知道有癌症,但是和平共處,定時回診,積極追蹤 (Active Surveillance) 早已成為對應低度惡性攝護腺癌的主要方針之一。

如果乖乖的低度惡性癌症,在追蹤的過程中學壞了,變成中度惡性、甚至高度惡性,再來治療,也不嫌遲。

事實上,早在 2016 年,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了一篇研究,比較了局部性的攝護腺癌病人,在接受積極追蹤、放射治療、手術治療三種方式下,死亡率其實是沒有差異的。


我也可以不治療嗎?


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,我們對疾病的敏感度也越來越高。能夠在癌症早期就發現診斷,真的是人類文明的一大福祉。但對攝護腺癌來說,不見得每個早期診斷的病人,都一定要速速的推上手術台。

方老闆早就退休了,現在每天帶著四隻狗去散步,然後依舊三不五時和自己的朋友們到處吃香喝辣。最大的麻煩,是時間到了,就得來我這裡紮針檢查。

在診斷攝護腺癌之後,無論何種選擇,都有代價。

重要的是,跟泌尿科醫師好好討論,了解自己癌症的惡性程度、有哪些可以應對的方式、各自的好壞處是什麼。

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掌握自己身體的主導權,癌症病人依舊可以活得燦爛。


陳冠廷醫師門診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