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

From Now On | 一談就贏:高階班課後心得





第一課:團隊合作


 經歷了連續兩周的徹夜密集討論,加上兩天課程的激情,我們幾個同組的戰友總算是放鬆心情一起吃頓飯了。「這次上課,我沒有真的想要拿冠軍。」一位戰友在餐敘的時候這樣說。我歪了歪頭,回答:「可是我有。」

這次課程的重點訓練之一,是團隊合作。如何和本來完全不熟識的同學,一起合作達成目標。我們這組雖然稱不上眾志成城,但彼此相敬如賓、並且一同向目標邁進的意願也是有的。

實際上,我們繳出了墊底的成績。

我以為的不見得是你以為的


上課的時候老師有提到 Decoding:我們真的有理解彼此想表達的事物嗎?就簡單的「爭冠軍」來說,我們的確在課前有討論到這個議題,卻從來沒有凝聚出共識。我以為爭冠軍是不用明說的基本動作,卻不見得所有人都這麼認為。

那麼,在很多事項上是不是也會有這種盲點?我以為這項任務交給隊友,是全然的信任,但可能只是以信任之名,行撒手不管之實。都說了要傾聽,我有傾聽自己的隊友嗎?在寫這段文章的時候,又複習了一次老師的文章《團隊運作的成功方程式》和自己的進階班心得

老師如當頭棒喝般的方程式:了解X參與X(提醒+回饋+激勵)。如果「了解」這項為 0 ,那麼就根本沒有團隊可言。


沒有在準備期就做好分工


我們團隊的運作模式,一開始是這樣的:在課前討論的時候,除了阿尼組長控管時間,大家都是自由發言。在課堂上的第一個暖身遊戲,大家一窩蜂的討論,然後五個人一字排開的出去和對手談判。

直到開始填表格,發現時間可能來不及,我才喊出:「Larry 和我填演員我方的格子,其他人填電視台對方的格子。」印象所及,那是我們的第一次分工。

我們曾經在某一次的課前討論上,討論自己在貝爾賓團隊中扮演的腳色。然後呢?沒有然後了。我們發現在場的組員幾乎都自認為是「執行者」,便嘻嘻哈哈地沒有再深入探討這個議題。

直到第一個暖身遊戲拿下全場最低分,直到在上午的填表中措手不及,我才發現「分工」這件事,早在課前的準備就應該做好。從公布分組到上課,至少兩個禮拜的時間,我們卯足了勁討論案例,卻沒有用來打造團隊。

在未來,當我必須要和陌生人合作,與其一股腦地開始幹正事,我必須多花些時間了解隊友,多花些時間界定分工與責任。到頭來,不客氣地說,團隊的運作的核心不是相敬如賓、兄友弟恭、更不是眾生平等。

互相補位,讓成員的能力能夠因為「團隊運作」而加倍輸出,才是團隊。


關於團隊士氣


第一天課程的中午,組員們低落的共進午餐,我們在第一個遊戲落後了第一名 1100 分,填表時手忙腳亂,漏東漏西,所有人都發現這個團隊的運作出了問題。

Kelly 提出了具體的分工方案,組長阿尼開始擔任監察者,我和 Larry 、Kelly 和 George 各自以小組為單位開始討論與回饋,針對接下來的分工該如何運轉。

我覺得我們是有做到快速反應、快速調整的。事實上,經過中午短暫的修正,組內的分工也在接下來的挑戰中越發流暢,不但沒有再手忙腳亂,甚至每次填表完都有足夠的時間做整體的檢討修正。

但這台開始運轉起來的機器,卻少了些什麼。在刺耳的機械運轉聲中,少了些潤滑,仔細想想,我們缺了一項叫做「士氣」的東西。

我們專注於眼前的困境,滿腦子的想要解決問題,卻忘了激勵、關心身邊的隊友。第一天中午,我們弱弱的搭起手來喊聲加油以後,便忘了這件事。整個課程中,只要拍拍隔壁隊友的肩膀,向對面的隊友比個讚,或許,就會很不一樣。

好在我們總算找回彼此了,第二天下午我們對著台上的 Larry 高喊:「凍蒜」,那時的團隊,多了些笑容,少了些開始運轉時的刺耳噪音。




第二課:關於實作


「你們一直把可能收油水這件事當作他的核心利益,說實話,你們有算過管理費全部才多少嗎?不到兩百萬的管理費,上下其手了不起撈個 10% ,如果你們好好計算一下,會不會覺得,這個區區的 20 萬,不見得值得人家花那麼多心力來瞎搞?」


力求精準,不要打高空


老師在課前叮嚀我們要把 CTR 到 SAT 這篇文章先讀過,甚至在課堂的一開始又再次強調 SAT 的重要性:Specific (精準)、Accurate (正確)、Timely (即時),慚愧地說,即使這篇文章在課前我至少反反覆覆看了三遍,但我只是看了,卻從來沒有真正看進去。

直到真正上課,千瘡百孔的表現,才讓自己認識到我們這組在反應時的巨大問題:「常常不正確,總是不精確

「我可以幫你提高業績」如果改成「我可以讓營業額一年內成長 30% 」
「我有能力協助公司盡快上市」如果改成「我有把握在一年內協助公司上市」

聽起來,是不是不太一樣?

提高是多高,盡快是多快?如果停留在充滿形容詞的打高空,基本上就只是自娛娛人的扮家家酒。

這次的課程,簡單來說就是填表格,老師在課堂上不斷提醒我們,如果只是眼高手低的把表格填過去,可以啊,我們可以把表格填完,出來一篇錦繡文章,但不切實、不精準的表格,最後結果就是毫無實用性的一屁不值。

老師在課堂中提到:「我總是要求自己的每一句話盡量有名詞和動詞,減少形容詞的使用,這樣才能清楚地傳達。另外,我覺得一句話如果沒有辦法引發動作,那就是一句廢話。」

「實事求是」說來容易,但如果不時時提醒自己,便容易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紙上談兵模式。


重視細節


「重視細節,永遠都要重視細節。」這句話如果聽老師講一次,我就要付 100 塊給老師,小弟從三年前認識老師到現在,大概已經付的傾家蕩產。

聽起來容易,喊起來高興,但我真的有做到嗎?

在課前的暖場遊戲,如果我注意講義的表格,很簡單就會發現不是單一回合制,就不會一屁股的在第一回合就利空出盡。在談判順序的填空遊戲中,答案根本就在講義裡面,我看到了,卻視而不見,平白奉送了該得的分數。

檢討起來,從知道到做到,差別在於對自己的刻意要求和刻意練習。

我有認真去解讀自己聽到的每句話嗎?

「陳醫師,這個藥使用起來跟原廠比較幾乎沒有什麼差異,副作用很少,拜託幫我們推廣一下。」我的反應應該是「好喔好喔沒有問題。」還是「幾乎沒有差異,那到底差在哪裡?副作用很少是多少?有的話是哪些副作用?嚴重程度一到四級是幾級?哪些人比較會有?」

不厭其煩、不辭其難。




第三課:準備談判的系統性作法


說了那麼多,我竟然還沒提這次上課我們到底在幹什麼。我們在填表格。

一個延宕十年以上的組織整合、一個上百萬新創事業的投資、一個國際大廠的產線愕然中止、一個社區的管委會衝突,全部都是用同樣的談判表格在填,填的還全部都是我們在思維班、進階班已經學過的東西。

利益學過吧?BATNA 學過吧?創造價值學過吧?

這份表格像是一張檢核表,從頭開始爬梳我們在談判要注意的事項,從關係人開始,分析利益、思考選項、檢討替代方案、到最後設立框架。隨著課程一路進行,循著老師的示範要求,一邊填表、一邊思考,這幾個南轅北轍的問題,到了最後都找出了可行的方案!

什麼叫豁然開朗,這就叫豁然開朗。

雖然老師在課後謙虛的說,只要我們願意把這張表格好好填完,不敢保證我們會談得很好,但一定會多出很多不同的想法。透過表格整合了思維班和進階班所學種種,讓我們知道自己從今天起,擁有了一套系統,能夠有條不紊的去面對各種的談判挑戰。

我誠摯推薦所有進入一談就贏的同學,以高階班作為目標。

走過這趟旅程,除了滿滿的實用度之外,這種打通任督二脈的舒暢感,絕對值得我們認真追求!


第四課:沒有執行,一切歸零


「你們都知道我以前待過莊臣,也知道我把莊臣的市占率從十幾趴帶到過半。那你們知道我的競爭對手是誰嗎?是O王,對,老實告訴各位,我會的這些招數其實我的競爭對手都會,不要以為我有什麼神奇的策略,我跟O王唯一的差別,是『執行力』。你們仔細想想,要怎麼樣,才有辦法做到讓已經流出市面上的產品,達到 98% 以上的回收率?」

上完課,回到家,我開始檢討自己在這次課程裡面做對了些什麼,做錯了些什麼,一邊回溯,一邊把自己的檢討做成投影片。其中一張投影片是這樣子的:




其實我自己知道,如果翻開我在《速食遊戲電影班》的心得,在《當哈佛遇上一談就贏》的心得,這些我犯過的錯誤,通通都檢討過。我難道不知道要分工嗎?難道不知道要情報蒐集嗎?

我都知道,我都學過,我都沒有做到。

其實也不用怪別人,我在進階班的心得輕鬆寫意的寫下「有用才會有用」,但有沒有把所學日復一日的操演?有沒有把老師教的東西內化?有沒有腳踏實地的認真執行這些得來不易的檢討和心得?

老師在第一天的上午,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們:「不是上完課就解脫了,實際上是更沈重的開始。」

現在我學會使用談判紀錄表了,也知道表格該怎麼填了,但我真的有辦法如自己在思維班一開始所說,「用談判保護家人」嗎?

「我和O王唯一的差別,是『執行力』。」


尾聲


我昨天提早終結了保母的合約,本來約簽到年底,我提早六個月結束。

談之前,我和太太詳細的推敲了我們和保母的利益、選項、替代方案。

開始談的時候,我為保母安排了舒適的座椅,九十度的對坐姿勢,還特別現場為她倒了一杯水(笑)。在和諧的氣氛中,衷心感謝保母的付出,提出我們中止合約的原因,為保母設立的緩衝期,還有約滿結束時的年終補貼金。

在一遍和諧的氣氛下結束了這個對談,未來兩個月,還要拜託保母好好照顧我們家小鬼頭。

本質,關係,過程。

相較於過去,可能只會掏出合約援引中止條例的我,應該是有些進步了吧。

在高階班的洗禮下,

  • 我重新檢討實踐團隊合作:是否了解,是否傾聽,是否分工,是否激勵團隊士氣?
  • 我在跌跌撞撞中反省實作:是否腳踏實地,是否實事求是,是否重視細節?
  • 我學習談判的系統化做法:是否能有條不紊、鉅細靡遺地分析敵我,做好談判的準備?
  • 我領悟最簡單不過的道理:成功失敗,只差在執行與否

感謝與我同組,一起奮鬥思考的阿尼、Kelly、Larry 和 George,以及當天不斷在碰撞中激發火花的高階六班同學們,因為結伴同行,我才能收穫滿滿。感謝老師、師母、還有在探班中不吝給予回饋的學長姊,有你們的引領和回饋,我才有機會檢視更多的自己。

最後的最後,要感謝包容我任性的老婆大人,在孩子只有五個月大的狀況下,包容我長達兩周的夜夜視訊會議,還有整個周末的家庭時間缺席。謝謝老婆,我會努力,讓自己成為守護家人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