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

一談就贏:堅持成長,止乎至善

作者:陳冠廷醫師




在第一天課堂的最後,老師是這麼說的:「今天我學會談判,為的是守護我的家人,我絕對不讓所愛的人再受到這樣的欺負。」這句話在我心裡不斷迴盪、隆隆作響,正因我本為守護而來。一談就贏的談判思維公開班,是我在今年所參與到,最燒腦、最歡樂、也最腳踏實地的課程,以下,是我的心得分享。


報名的起點


出社會以來,曾著迷於羅輯思維的視頻、喜歡閱讀各式各樣的社會科學書籍、喜歡在樂於分享知識和思考的社群裡面潛水,其實肇因於自己對於「世界樣貌」理解的匱乏和自卑,越是進入社會,才越覺得那個過去作為模範學生、熟讀四書五經、遵守公民道德、熱愛中華民國、找個好公司混個好工作的自己究竟是多麽的 naive。

也是在這段期間,接觸了新思惟,和一群愛智求真的臉友,從這些弱鏈結裡面,不斷地看到了「一談就贏」的資訊。在無數次點進老師的部落格以後,深深為老師的思考深度所折服,同時在現實的進逼下,終於報名了這次「一談就贏」的思維八班,也加入了一個前所未見的社團。

「報名,是這堂課最簡單的工作。」如果知道「一談就贏」課程報名的難度,就會明白這句話的重量。進入社團以後,不時有熱心的學長姐跳出來提醒我們:

「課程在報名完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。」
「在這裡能學到多少全看你願意投入多少。」
「我們的每一步都是有意義的。」
「用心去做、大膽犯錯、細心檢討、必有所獲!」

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標語,卻在正式進入社團後的每一天,被用肉眼所見的方式驗證著,社團裡面的學長姐、一樣是八班的戰友同學們都是如此。儘管我沒有思考每件事目的的習慣、沒有大膽犯錯的勇敢、沒有太多閒暇時間去投入課前作業,而我最終發現,偏偏只有實踐上述的每一句話,才能夠對得起自己報名的初衷。


反映真實的訓練場


在社團裡面,問題幾乎沒有標準答案,也沒有人會主動給我們答案,所有的收穫都源自自己的投入和追尋。社團裡的互動,哪怕只是個小遊戲,都是精心設計的社會實驗。實驗的成果,只與自己是否用心投入有關。

而課堂上的互動,比起遊戲更充滿了真實:「在這裡犯錯,只是競賽的時候少拿了幾百分,少被按了幾個讚。可是如果今天你站出去談,談的是幾十幾百億的金額,輸了就是身家性命,你還能犯這種錯嗎?」「你知道談得很爛不成交,跟談得很好不成交,都是他O的不成交嗎?」

我們有幸加入這個鋪著安全網的練習場,而練習場堅定的反映真實。
所以,怎麼可以不下場好好打?
「談判從來就不是舒服的,而各位就是要習慣這樣的不舒服。」
「被動是很難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的,惟有自己可以逼自己改變。」
Alex 老師的聲音如雷貫耳。

於是我開始嘗試,嘗試由終而始的目的性思考,嘗試把老師部落格上的名詞自己生搬硬用,嘗試著利用120%的時間盡可能交出作業,嘗試著用自以為的談判方式與學長姐對談。每一次的嘗試,都在犯錯,卻也才發現,每一次的犯錯,都可以因為檢討和成長而暢快淋漓。


價值連城的失敗:從辯論到談判


為了讓大家記住我,起初我有些彆扭的透漏出自己曾囊括「最佳辯士」獎項的事蹟。老師和學長姐們留下了這樣的一段話:「辯論和談判是不一樣的,冠廷覺得為什麼呢?」一貫的社團風格,不解釋,只提問,因為答案必須自己去追尋。不只是用嘴巴說說「辯論是要壓倒對方,談判是要解決問題...blah blah」,而是必須用身體去實踐、記憶。

果不其然,在自己第一次的上場演練,就把看過的談判心法拋到九霄雲外。辯論好勝的心思和口才發揮到極致,咄咄逼人之下,對方也無名火起,兩不相讓,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。然後在課堂上被點名建議:「冠廷,不要再用辯論的方式談判了。」

當頭棒喝。

下課之後,與對手、觀察員、輔導團回溯、努力解構、換位、重新設定戰術,分配時間,沙盤推演。這一整套我上課前就倒背如流的過程,最終仍是由徹徹底底的實踐,才體會到其價值,和相應而來成長的喜悅。辯論與談判的差異,也在痛苦的實踐之中,被刻進了自己的肌肉記憶裡。於是,在第二日課前的私下對練,自己和同學都發現了彼此飛躍性地進步,還有隨之而生的自信!




價值連城的再失敗:冷靜,談判的對象永遠是人


抱著充分準備的戰術、滿腔的自信和組員的信任,我在第二日的演練首戰躊躇滿志,覺得將合約談成只是小事一件。臨場,卻發現精心設計的條件無法傳達給對手,在尋找交集的過程中屢遇挫折,自己也在時間流逝的壓力下逐漸失去耐性。(在與世華回溯的過程中發現,自己逐步放棄冷靜的傾聽,急著說話,不該表露的情緒也被對方捕捉。)

一模一樣的案例,前一天完美應對兩個不同演練對手的作法,卻在遇到第三個對手時窒礙難行。再一次證明「人」永遠是談判過程中最大的變數,而談判也永遠都不會有必定成功的套路。又一次的,我從失敗中學習傾聽、學習冷靜、學習觀察。


價值連城的不斷失敗:犯錯的成功方程式


上述提到的並不是我在這次課程中犯下的唯二錯誤,事實上,這次課程於我而言,簡直可以用「片體鱗傷、臉腫如山」概括,所謂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犯錯的註記:用包子拼按讚,高不成低不就,卻讓我學到凡事必須想清楚目的和前因後果;學習降價,自以為是的假設被當場推翻,被打完臉之後便死死記得讓步的原則,然後設想早上的演練該如何重做;就連「把答案寫到白報紙上」的簡單動作都因為措手不及,讓我知道時間分配和多工協作的重要性。這些都只是我信手捻來的例子而已。

然而,犯錯並不是成長的保證。「對自己誠實,用心投入,犯錯,然後檢討,然後修正。」這個不斷循環的流程才是我所體會到的成長方程式。我非常幸運地加入了一個社團,有一群人願意包容犯錯,願意接受挑戰,更樂見彼此成長。這,是「一談就贏」讓我深深感動的地方。

不過,犯錯不是成長唯一的形式,更不是讓自己氣餒的藉口。


冠軍是怎麼煉成的


接下來,我想談談「冠軍隊」這檔事。




比起犯錯,我與隊友們做對了許多事,這些被做對了的事,放大了我們的幸運,引領我們走向終點。譬如設計過的自我介紹,譬如在社團中與同學的互動,譬如不斷逼迫自己的課前作業 和部落格讀書會,譬如情報搜集,譬如積極搶答,譬如自主回溯,譬如永不放棄。身為馬刺隊的死忠球迷,看到 Alex 老師用馬刺隊的例子為最後的結局作註腳,內心是充滿感激的。

我不確定,這個冠軍的組成,是運氣比較多,還是努力比較多。唯一確定的是,這兩樣缺一不可,而真實世界也是如此告訴我的。於是乎只剩下滿滿的感謝:感謝隊友 Winnie、育成、海淨、昶旭、Max、為巽、懿真、一哥。感謝跟我們一樣努力、甚至比我們還努力的競爭對手們。更感謝始終支持我們、引導我們的老師和學長姐。謝謝所有人,讓我能夠在談判這條永無止盡的道路上,有個根基扎實,外表華麗的起跑點。


所以說,這堂課到底值不值得


就在這篇心得寫作的同一日,我用一句話,一個五秒鐘的微笑和停頓,取代了過去一慣的長篇大論,讓談話對象接受,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。自己究竟成長了多少,並不確定,確定的是,這樣的刻意練習是給自己的承諾,而我會繼續前進。

對於我的好朋友而言,我並不會主動推薦這一門課程,我可以推薦的是老師的部落格。從認識、到喜歡、到追求,對我而言是一趟必須自己經歷的過程。我因為有想要守護的東西,因為認同,開啟了這段旅程。如果還在猶豫,先來看看部落格吧,也歡迎找我聊聊,正如同我承接了太多的分享,我也願意把我的所知分享出去,但是到最後,要做出決定的,還是你自己。




後記


謝謝老婆容忍我,在已經沒有多少的陪伴時間裡,硬是劃分了一部分來追求自己的成長,謝謝老婆體諒我的疲倦與驕傲。我愛老婆,謝謝你,你是我前進的動力!


延伸閱讀